晚霞中“南极村”流光溢彩细品会呼吸的珊瑚屋 |
海边潮至,庶徐徐而闻之。“徐闻”之名由海而生,两千多年历史的自然风物和人文令人陶醉。海风吹拂,阳光充沛,盐田闪银;红色的火山土壤,百万年积攒的能量源源不断输送给田间的农作物,万亩菠萝贴地而生,良姜、荔枝、香蕉、龙眼、菠萝蜜、甘蔗、木瓜等次第生长,目之所及,四季如画。 徐闻,是广东省湛江市的辖县,三面环海,东和东北临南海,西濒北部湾,南隔琼州海峡,温度和盐度适宜珊瑚的生 长。徐闻县境内几乎所有的岩礁岸带和岩礁延伸海区都有零星的珊瑚分布,毗邻珊瑚海区而生的先民凭着自己的睿智,利用这独特的生态环境建造的珊瑚石屋,成了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奇葩,也形成了独特的风景。渔家小院“会呼吸”
二号民宿占地500平方米,以三个间房的民居改造设计成了2套一房一厅的客房和一个客厅,并在原建筑的基础上增加了休闲多功能厅、茶室书房、厨房吧台等现代民宿的配备和功能。民宿外蓝色栅栏做成的矮柴门,倚门而立便可感觉海风随时可以飘进来;珊瑚石围墙,透气吸潮,冬暖夏凉,珊瑚屋就成了“会呼吸的房子”。 沿着珊瑚石点缀的小径,便可直达民宿的客房客厅,也可在院子一隅、改造时保留下来的果树下晒太阳,喝一杯咖啡,打发一个午后。在民宿宽阔的花园庭院中,还围着一个小“海”,“海”上有一艘小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天晚上各有不同的浪漫。阳光斜照,水面光影婆娑,小船、蓝天和白云的倒影叠加在一起,轻倚船栏,花影扶疏。月上柳梢头,便分不清闪烁的是灯影还是星星,似有天上人间的恍惚;此时如能“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定当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洒脱飘逸。 民宿的客厅和客房排成一列,改造时保留了原来渔村民居砖瓦木的结构,保留着珊瑚墙、砖墙、水泥墙、石条凳,还有玄武岩石地板等。在此基础上,又融入了更多具有现代感的装饰元素,比如用大面积的落地玻璃增加视觉空间等。大厅一半的屋顶铺着茅草,另一半的屋顶则是玻璃,最大限度地把光线引进了屋内。屋内,老船木、珊瑚石摆件等质感元素营造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乡土海风。最暖心的是,一棵苦楝树还依然生长在大厅内,茂盛的枝叶自由地招摇;坐在苦楝树下,既在客厅室内,又能感受露半边自然,有穿透婆娑枝叶的微微阳光投来,在这听鸟鸣,或者打个盹也很好。半倚窗边,院子荔枝、龙眼树,花草珊瑚石,小船水景,蓝天云白,把景深推得很远。 庭院右边,是多功能休闲厅,可做休闲茶室、书吧。设计师直接把一艘旧船拦腰截断,倒立地上,嵌在墙壁当门洞。珊瑚石砌墙,再现了当地古民居的建屋特色;苦楝树枝被涂成蓝色,稀疏几根扎成半个腰鼓形,随意挂在两边墙上,做成了壁灯。点缀墙壁的,有鱼篓、渔网等各色渔具;室内背景墙上,超大的旧木框框着一抹海沙,区分着深浅的沙面合成一条神奇的合水线,安谧,粗朴地挂在墙上;画框前面的高案上,土陶罐子一花枝斜逸而出,作为前景,构成一幅极富东方韵味的画。 阳光透过高瘦的蓝色窗框,透透彻彻地洒落在窗台上,散漫着亮蓝、靛青,难得的一份静美。笔者在入住的第二个早晨,便接连被蓝木框玻璃窗透在房间光影上的细节惊艳到。晚上,旧木条做的灯罩射出温柔的光,更衬托了珊瑚墙壁的质感,坐在这里看书喝茶,又是另一份的温暖。 生态与建筑的统一和谐
设计的难度应是从宅子的改造开始。梳理宅与宅之间的空间,将宅子之间的墙拆除,建造一座有渔家风味的城楼,城墙由珊瑚石砌成,城楼上打造出一个空中楼阁,一边是三号民宿,另一边是四号民宿,两边都有石阶上下,穿过空中楼阁,彼此可以连通。楼阁是数星星,看月亮,呼吸海风,喝茶聊天的好地方,这些文青梦幻过无数次的场景,在这里却是真切的场景体验。 套房中小厅摆着旧船木的桌椅,茶具;船木搁物架上随意摆着一些书刊,一些珊瑚石;树桩自然成形,挂上灯泡,扎上木条,立在墙角就是很好地落地台灯;珊瑚墙或水泥墙,保留原有的样子。房间半开放式的格局,高挑的三角形房顶,带来宽敞的空间;墙面的环保涂料很有机理质感,天然原木的大床,清晰的木纹露出本色的素雅。 这三间民宿,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无论从门厅、院子还是卧室等多个角落都散发出本土气息的“活着的”建筑,每一位住客进门,都会被这一切吸引住。 笔者在“南极村”民宿住了下来,心平气静地细读它们发现,原来民宿的设计旨在回归雷州半岛文化,回归生命的原点,回归建筑的自由呼吸——以贝壳、珊瑚为墨,光线行笔,凸显海的味道,凸显苦楝树、海麻树枝的本土元素,这样便完成了一次预谋的民居解构试验;设计师在多处空间布置了自然光、人造光、水面、镜面,形成了光影的互动,并在一窗一几、一草一木中,将时光慢慢拉长、放大。
|